农业推广论文范文(实用4篇)
农业推广论文样本1一、抓示范、建基地
推广和推广增产增效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新技术。落实水稻统一“供种、供肥、供药、植保”、小麦统一供种、蔬菜补贴农药统一供应等惠农措施,优质稻麦覆盖率该地区品种齐全率已达100%。防治等主要技术到位率达到90%以上;开展粮食高产建设和综合体系建设,大力推广水稻育苗技术,不断增强水稻机械化生产能力。建立了千亩粮食育种基地、有机水稻生产基地、哈密瓜、蜡瓜梅研究所等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引进粮油和经济作物新品种100多个。经过不断研究和培育,已有4个品种通过上海市农作物(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二、抓培训、求实效
努力培养一批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中心本着“实用、实用、有效”的原则,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每年进乡镇、村、户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专业知识培训和科普活动。农民、示范、指导、专家坐席。 70多个时期,1万多人受益,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耕作水平,培养了一批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型职业农民。 20xx年,中心首次创新性地开启了野外学校培训模式。通过自下而上的参与式培训,工业区25名哈密瓜种植学员平均每户增加收入约6000元。真正发挥了“培训一户、辐射一户、带动一户”的作用。“一件”的成果得到市区相关领导的一致肯定,建立了农民田间学校嘉定示范点。
三、抓指导、推入户
引导农民学习科技、运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 20xx年,中心全面实施农业科技融入合作社惠农工程,积极引导合作社和社员学习科技、运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五年来,共对全区96家粮食、蔬菜、园艺经济作物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上门入社技术指导,探索了入社的思路以合作社为中心辐射带动广大农民科技进村、进合作社(户)。有效地建立了“引导一社、带动一社、辐射一方”的技术服务形式,有效提高了农民学技术、用技术的科学耕作水平。
四、抓科研、促转化
提高科技含量,促进嘉定农业生产。中心立足科技先行,积极开展各类农艺新技术实验研究,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有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十二五”期间承担部、市、区级科研项目近40项,获得部、市、区级科研成果11项。其中,“小麦新品种“扬麦11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创新性地开展了秸秆全额还田水稻播种量和氮肥水平试验。研究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明确了秸秆还田的最佳方法。最佳播种量和氮肥用量。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小麦新品种“扬麦11号”的推广,从而优化了我区小麦品种结构,有效缓解了稻麦茬矛盾,提高了小麦单产水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地。目前,小麦新品种“扬麦11号”种植面积占全区种植面积的60%。作为国家西瓜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之一,嘉定区哈密瓜研究所多年来在科学研究、品种选育、示范推广、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攻克了上海哈密瓜生产中早黄、连作障碍等技术难题,培育出了“华米0526”、“华米1001”等一批优质哈密瓜新品种。通过“研究所+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探索和实践农民增收致富、发展农业产业、培养农业人才的新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农民“科技致富”,为嘉定特色农业发展凝聚力量。
农业推广论文样本2摘要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加大对农业推广服务的重视,立足当前,进行有效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农业推广作用,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当前农业推广服务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创新农业推广服务。
关键词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创新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全国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实现农村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因为只有农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保证农民获得满意的收入,农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我国整体的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关心的重点问题。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然而,单纯依靠政府政策显然不可能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只有加大技术支撑、完善农业推广服务模式,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1]。因此,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分析当前农业推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创新农业推广服务工作,以进一步满足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时代。
1农业推广服务概述
1。1农业推广服务内涵
农业推广服务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号召下,我国多年来把“科技兴国”作为主要发展战略。因此,农业经济的发展,只有加大科技投入,才能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然后依靠技术的拉动效应,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优化农村经济结构,让农民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2]。与此同时,在我国各项优质农业工程不断实施的背景下,农业新技术、新发展模式不断涌现,实现了科技的高效运用。因此,在现代化新时代,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就必须创新农业推广服务。
1。2农业推广服务的主要类型
1.2.1农业专家大院1个。农业专家大院作为我国农业推广服务的主要模式,是在科技部门支持下探索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形式。它是农业专家直接或间接向农民传授农业技术的技术。推广模式。通过农业专家大院建设,农民与专家“联姻”,将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业专家大院突破了传统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模式。不仅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且可以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2农业投入品服务体系。农业投入品生产体系是以农业投入品为主体构建的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在这个系统中,每个农业投入品制造商都为农业服务。只有改变农业投入品生产企业现有的经营方式,用间接与直接、分销与促销相结合的供应方式替代原来的供应方式。只有通过单一的间接供给方式,才能实现农产品的多渠道推广和销售,从而丰富农民的生产资料。
1. 2. 3 技术_模式。所谓科技干部,是指由有关机关、单位选派到农村开展基层科学研究和推广工作的一些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农业人员。这些技术在科技与农民之间架起了良好的桥梁,提高了农民对科技的熟悉程度,使农业生产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有利于增加农民经济效益。
1.2.4农业科技园。搞好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必须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借助科技,形成“样板”功能,充分发挥农业生产功能和农业科技,用农业科技成果促进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经济基础。
1.2.5农民科技园创新。农民科技园区创新,主要需要通过农民联合管理创新土地运营标准,为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引导,提高科技与农民的联盟程度。在这种结合下,不仅可以进一步实现管理方法的创新,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有效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证[3]。
2我国农业推广服务现存问题
农业推广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是指尽可能广泛地推广农业生产和研究过程中的各种成果,使农民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但目前我国农业推广服务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农业推广效果不彰,制约农业经济发展。
2。1对农业推广服务的重视度不够
正是由于有关单位和部门对农业推广服务重视不够,严重忽视了农业推广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导致农业推广效果不显着。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各种农业经营模式相继涌现,农业推广工作的作用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但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基层领导和农民对农业推广重视不够。对服务缺乏深刻认识,导致忽视了农业推广的重要性,使得区域农业推广工作进展相对缓慢,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2。2服务模式比较单一
现阶段,不少地区以农业科技园、示范基地作为农业推广的主要模式。显然,模式较为简单,农业促进效果并不明显。单一的推广模式不仅限制了新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也阻碍了新技术的研发。现阶段,农民是我国农业推广服务的主体,政府参与程度较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在农业新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经济也正在向多元化发展模式转变。显然,传统单一的农业推广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创新单一推广模式,建立政府主导的农业推广服务模式,扩大农业推广范围,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民多样化需求。
2。3专业农业推广服务人员缺乏
农业推广工作对服务人员的要求较高。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技能,还需要懂得管理知识。然而,由于我国对农业推广服务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专业农业服务人员的数量无法满足这一需求,造成了较大的人才缺口。另外,一般需要农业推广的地区都比较偏远,生活条件较差,严重影响了服务人员的引进,制约了农业推广服务工作。
3我国农业推广服务工作的创新对策
3。1提高对农业推广服务的重视程度
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技术和市场逐渐取代资本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农业推广必须得到这两方面的支撑。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必须更加重视农业推广工作,对基层政府开展有效的宣传活动,让地方政府和农民了解农业推广服务的重要性,让他们认识到农业推广对农业推广的重要性。农村经济发展。确保农业推广服务有效开展,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
3。2提高农业推广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农业推广服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将直接影响农业推广的效果。针对目前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可以采取两项措施。一方面需要加大对现有农业推广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另一方面需要从外部引进专业服务人才[4]。对于农村来说,大多数农民对低水平政策的接受度不高,对农业推广工作缺乏全面的认识,导致农业推广工作成效不高。因此,有关单位必须对农民进行思想和技术培训,使他们对农业推广有新的认识;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到当地开展农业推广工作。确保农业推广工作有效开展。此外,地方农业部门还可以派出服务人员到其他地区交流学习,借鉴他人经验,提高当地农业推广服务水平。
3。3有效创新农业推广服务模式
农业推广服务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推广效果。因此,只有切实创新农业推广服务模式,才能从根本上发挥农业推广作用,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从目前情况看,制约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创新的因素较多。农业推广服务人员只有结合实际工作要求,对当地农业生产条件进行有效分析,才能逐步完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实现农业推广工作的成功。创新发展。一是创新推广主体。当前,农民是农业推广服务的主体,但这显然还不够。只有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主体数量,才能保证工作高效开展。例如,农民可以与政府相关农业部门联手,建立农业科技园,以技术为支撑;可以与一些农业院校合作开设农业示范园。总之,丰富农业推广主体,可以使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下,农业经济才能进一步发展。其次,要更加重视农业产业。因为农业推广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只有充分考虑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将区域农业产业的优势与农业推广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农业产业的创新水平。农业推广服务不断完善,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此外,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因此,必须始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推广服务。此外,无论是扩大农业推广主体,还是推广农产品,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因此,一方面,政府应鼓励推广人员在技术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另一方面,加大对农业推广工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区域农业推广服务优势,促进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
4结语
要实现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加大农业技术创新力度,而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水平的主要途径就是加强农业推广。因此,农业推广服务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现阶段我国农业推广服务还存在诸多不足,严重制约农业推广进度。因此,只有根据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创新,才能提出新的推广模式,完善我国农业推广服务体系,让农业推广服务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杨路生,刘涛。浅谈农业推广服务模式与创新发展J.农业与技术,20xx(1):246。
[2] 韩江伟.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创新发展的思考[J].农业工程技术,20xx(23):8。
[3]徐文华,卢云,卢山,等。农村农业科研院所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分析————以盐城市农业科学院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xx(8):134-138。
[4]杨赛.创新农业服务模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浙江省仙居县构建“3+X”新型农业服务体系[J].农村工作通讯,20xx(12):32-34。
农业推广论文样本3摘要:农业科技推广在农业科技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这种体制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发展的形势。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现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然后揭示了我国现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内在局限性,最后根据现有局限性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现在的情况;对策
1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发展的基本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完整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已基本建立。然而,我国农业科技资源没有统一布局,大量科技成果没有被农民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发挥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农业农村逐步建立了完整的农业推广网络,充分发挥科技强大的发展力量,增加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区域问题。农民收入差异[1]。但与此同时,我国也存在很多问题,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关注的市场经济。这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内涵
“农业推广”的概念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被一些人使用。 1949年以后,通常被称为“农业技术推广”。现在大家慢慢开始使用“农业技术推广”这个词[2]。农业科技推广是综合运用实验、教育、引领应用、解答疑问等方式,将可应用于农业的科技新成果和知识传播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也随之发展,相应的农业科技推广内容也逐渐发展变化。
现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任务真正受到国家重视。各级科技推广体系已经建立,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初步形成。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我国农业取得长足进步,总产值连续20年平均增长5%,此前25年仅为5%。我国目前实行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政府主导、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建立的。该体系下设中央、省、地(市)、县、乡五级农业推广机构。设立和运作方式均由政府主导。不可否认,这一体系对农业科技推广发挥了巨大作用,促进了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尽管多年来我国不断改革促进机构的组织形式和促进机制,一些新的促进主体和模式不断涌现和发展,但以政府机构为主导的促进模式并没有改变。
2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采取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是以政府机构为主体的简单推广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自上而下落实国家农业发展总体布局,且容易满足农业推广的条件。但这种模式的问题也很明显,那就是机制僵化,科研、教育和科研割裂。问题尤为突出。
重科研、轻推广的传统观念严重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自然将农业科学研究摆在重要的国家战略地位。数据显示,1979年至1998年的十年间,有5万多项科技成果得到省级行政单位的认可,推动了农业的长足进步[3]。相比之下,我国对农业科技推广重视不够。造成这一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宣传工作不够重视。
运行机制不适应市场需求
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是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建立的。其运行原理都是按照有计划的方法形成的。延伸项目的选择、延伸范围的设定,并不是反映市场发展的要求,而是传达要求。这是政府行为。在我国现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自己有选择生产、经营和技术内容的权利。但在政府主导的推广模式下,农民只能被动接受推广技术,侵占了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权益,导致推广效果不佳。
农业科技推广力量薄弱,人员素质差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推广人才建设都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人员数量少、素质和技能低、结构不合理等。由于以前的分工制度,大量推广人员科学文化知识匮乏,不具备胜任推广工作的能力。农业科技推广任务。这将极大阻碍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和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3完善我国农业推广体制的对策
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资金支持
政府部门首先要依法落实公益促进任务的基本经费。然后加大农民技术推广资金投入,让农民充分了解农业科技推广,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这是由于我国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和大多数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造成的。
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国际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发展的一大趋势是由自上而下的推广方式向自下而上的推广方式转变。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推广的技术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该系统具有很大的优点。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科研、信息、人才优势,实现农业科技的快速推广和应用。它具有形式多样、灵活性强的特点。
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科技文化素质
充分利用现有各级农业院校,调整推广人员相关知识储备,培养高素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班,不断提高劳动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 焦媛,赵玉树,高强。我国沿海地区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及其制约因素[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2(4):12-18。
[2] 钟秋波.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xx
[3]王勇.农机推广的重点难点及对策[J].南方农业机械,20xx,47(12):10-11。
农业推广论文样本4摘要:当前,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中,农业科技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还存在各种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对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这些现状提出相对合理的对策,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提供指导。国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农业科学与技术;晋升;现在的情况;对策
1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
农业科技推广投入不足
近年来,由于我国政府对农业科技推广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用于农业科技推广的资金占农业总产值的~% ,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推广资金也较多。但我国农业科技推广资金占农业总产值不足。特别是近年来,工作需要与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尤为突出。
基层推广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从我国基层推广人员的现状来看,大多数推广人员具有中农以上学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而没有再教育或相关培训的机会,进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关于农业。新技术成果的推广转化质量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由于基层的环境问题和推广人员的待遇较差,基层推广部门对知识水平高的人才不会有吸引力;其次,由于基层推广部门没有更新相关知识,没有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对农业新技术缺乏一定的操作能力;第三,由于相关推广单位和部门分工比较细,推广人员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适应高效农业的多元化发展,也缺乏一定的权威感。
科学研究、推广和教育之间存在明显的分离。
一般情况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与科研、教育密切相关,三者发挥的作用同样重要。然而,农业科技推广、科学研究和教育不能形成统一的整体,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农业科技的学科设置与国际相比较为陈旧,新兴学科的发展不力。目前还不清楚。速度比较慢,跟不上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其次,学科建设、研究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科研目标与市场实际需求不相符。农业科技研究目标相对单一、研究领域相对狭窄。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它们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2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加大农业科技推广资金投入
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公益促进工作的基本经费。另外,由于我国农民目前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相对分散,组织化程度较低。低,大多数农民的科技素质还比较低。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想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农民的财富,就必须加大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的投入,让人们充分认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借助一些重大推广项目,研究成果可以得到进一步转化。
实施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训工程
要充分利用各类农业院校,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合理调整农业科技专业结构,进一步提高农业科学整体科技文化素质和技术推广人员。而且,要经常开展一些农业科技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使他们成为农业科技的使用者和受益者。
加强科普宣传力度
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利用多种渠道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农业广播学校的作用,深入农村开展科普;另一方面,要培养一批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农民企业家,举办一系列与农业科技相关的农民科技企业家培训班。此外,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工作,致力于培养一批既会掌握又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型农民。
结束语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作为农业科技发展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产、农民财富增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农业科技现状综上所述,我国当前农业科技新成果转化速度较慢,产业化程度还较低,科技贡献率较低。产量也很低。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确保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陈亚红.日韩农业科技推广的经验与启示[J]合作经济与技术,20xx(18)。
[2] 王晓红.高校农林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与推广模式[J].山西农业经济,20xx(09)。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fanwen/show-510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