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名言

议论文中古代名言警句

【第1句】: 论点论据.古人名句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第2句】: 议论文名人名言

【第1句】: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第2句】: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第3句】: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第4句】: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第5句】: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第6句】: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第7句】: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第8句】: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第9句】: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第10句】: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第11句】: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绍斯 【第12句】: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第13句】: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264633431话——歌德 【第14句】: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第15句】: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第16句】: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第17句】: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第18句】: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第19句】: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第20句】: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第21句】: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第22句】: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第23句】: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我认为前5个是比较好的。

【第3句】: 论点论据.古人名句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第4句】: 议论文常用名言警句

谈勤奋 【第1句】:如果你富于天资,勤奋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如果你智力平庸,勤奋可以弥补它的不足。

——乔·雷诺兹 【第2句】: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陶潜 【第3句】: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也会生锈。

——老舍 【第4句】:科学的心灵,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是懒汉。

——华罗庚 【第5句】:勤奋是生命的灵魂。——狄更斯 【第6句】:人类为求取幸福,所不可避免的条件是勤奋。

——列夫·托而斯太 【第7句】: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第8句】:科学的未来只能是勤奋又谦虚的一代。

——巴甫洛夫 【第9句】: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在掌握了所读东西的记忆特征后唯有勤奋二字了。

——茅以升 谈惜时 【第1句】: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陈道师 【第2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第3句】: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李白 【第4句】:少年辛苦终成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杜荀鹤 【第5句】:一己应为之事,勿求他人。今日应为之事,勿待明日。

——孙中山 【第6句】:如果有什么明天做的事,最好现在就开始。——富兰克林 【第7句】: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盲人作家:海伦·凯勒 谈礼貌 【第1句】:礼貌是快乐地做事情的方法。——爱默生 【第2句】: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智慧,一切学识都重要。

——贺拉斯 【第3句】:得饶人处且饶人。——曹雪芹 【第4句】: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

——贝尔奈 【第5句】: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他的爱心往往多于怨恨、他乐观、愉快、豁达、忍让,而不悲伤、消沉、焦躁、恼怒。——穆尼尔·纳素夫 谈青春 【第1句】: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对我来说,它永远是鼓舞的源泉。

——巴金 【第2句】:青春在人的一生中只有一次,青年时代要比其它任何时代更能接受高尚的和美好的东西。谁能把青春保持到老年,不让自己的心灵冷切、变硬、僵化,谁就是幸福的人。

——别从斯基 【第3句】:青年是一个美好的而又是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加里宁 【第4句】:如果你浪费了自己的年华,你是挺可悲的。

因为你的青春只能持续一点儿时间——很短的一点儿时间。——王尔德 【第5句】:人人都有可惊人的潜力,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和青春,要不断地告诉自己:“万事全赖在我。”

——纪德 【第6句】:我顿时想起我那忘却的青春岁月……那时,我也是这样的孤独,但却充满着惬意,富有诗情。——海塞 【第7句】:充满灵魂的青春,是不会那么快消失的。

——卡落莎 【第8句】:岁月流逝,青春的美酒并不总是清澈的,有时它会变得浑浊。——莱格 【第9句】:春天是自然界一年中的新生季节,而人生的新生季节,就是一生中只有一度的青春。

——西寒罗 谈幸福 【第1句】:人生幸福,是人生自身出力造成的,非是上帝所赐,也不是听其自然所能成就的。——陈独秀 【第2句】:人的精神上的忍受力是极强的,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彻底地消灭人们对幸福的希望。

——希尔德烈斯 【第3句】: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会认为自己是最幸福的人。——果戈里 【第4句】:如果你能够成功地选择劳动,并把自己的全部精神灌注到它里面去,那么幸福本身就会找到你。

——乌申斯基 【第5句】:所有的人和一切生物一样,都希望获得他们的本性或体质所能容许的最大幸福…… ——欧文 【第6句】: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是一颗歌唱的心的和声。而灵魂的美的音乐是慈悲。

——罗曼·罗兰 【第7句】:真正的幸福绝不定居于一处,探寻无着,又无处不在;金钱买不到,却又唾手可得。——波普 【第8句】:在这人世,流泪未必为了绝望,往往为了借自己所流的眼泪,感受自己的幸福。

——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9句】:我学会了寻求幸福的方法:限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设法满足他们。——弥尔顿 【第10句】:创造,或者酝酿未来的创造。

这是一种必要性;幸福只能存在于这种必要性得到满足的时候。——罗曼·罗兰 谈天才 【第1句】:天才杂逆境中才能显出,富裕的环境反而会埋没它。

——贺拉斯 【第2句】:其实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鲁迅 【第3句】:修凿可以是道路平直,但只有崎岖的未经修凿的道路才是天才的道路。

——布莱克 【第4句】:有些人是无所事事的天才,有些人是勤勤恳恳的天才。——哈里勃尔顿 【第5句】:天才出自勤奋。

【第6句】: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鲁迅 谈纳谏 【第1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2句】:我们决不害怕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们并坚信成功的个人、团体和事业,必定是从错误的改正中磨炼出来的。——周恩来 【第3句】:我们到不怕承认自身的“弱”,愈知道自身弱在哪里,愈好来尽力加强它。

——闻一多 【第4句】:不怕承认自己的错误,不怕一次又一次地改正这些错误,这样,我们就会登上山顶。——列宁 【第5句】:即使批评只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真理,也应该欢迎。

——斯大林 【第6句】:君之群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王符 【第7句】:批评和呼吸一样,是人类少不了的东西。

——艾略特 【第8句】:对可耻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拯救。——德谟可利特 谈改革创新 【第1句】:科学所以叫做科学。

【第5句】: 议论文中引用诗句,名言的作用

引用的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犟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为了使语言更有说服力、权威性知,增强文采美、文化含量,常常会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名人名言即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一般包括名言、格言、警句、古诗词名句等。在议论文或综合文体中,道作者引用名人名言往往作为理论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以论点为统帅,始终为论点服务。一般来说,文章开头引用名人名言可以达到提纲挈领、内总领全篇、引人入胜,为整篇文章奠定基调等作用。文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使论据确凿充分,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容增强说服力,具有突出中心、富有启发性、使语言精炼等作用。

【第6句】: 议论文中怎样使用名人名言

【第1句】:举事例

举事例就是用典型的具体事实作论据来证明论点。通常所说的“摆事实”就是这种方法。这是运用归纳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易于掌握,用得也普遍。

举事例论证,最重要的是注意论据和论点方向的一致性和紧密的统一,不可有距离。例如有一篇文章谈到写作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问题时,举例道:

著名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就善于观察生活,提炼素材,写了大量的悲喜剧以及诗歌,终于成了不朽的艺术大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傍晚乘凉时发现苹果往地上掉,为什么不往天上掉?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得出了地球表面上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引力这一科学论断。

这里,举莎士比亚一例还可以,虽然说得不够透彻,但与论点总还有一定的直接关系;举牛顿的事例则不恰当,因为他虽然也观察、思考,但非写作中的事。

【第2句】:事理引申

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已知的事理论据来证明论点。这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所以又有叫“演绎法”的。例如下面一段文字:

坚决执行中央的路线、政策和发扬民主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中央的决策是在广泛地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央允许同志们遵照正常的组织程序提出意见,但是绝不准从事党章所不允许的活动。这就是说,我们并没有限制民主。但是,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不允许随便发表和中央相对立的意见或不一致的意见。我们大家都晓得,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这里面提到的“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就是一个大家已知的“大道理”,用它来证明“干部和党员都要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坚决执行中央的路线、政策”这个论点是很有力量的。

【第7句】: 古代名言警句

【第1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第2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第3句】: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第4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第5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第6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第7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第8句】:当仁,不让于师。—《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第9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第10句】: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第11句】: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第12句】: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第13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第14句】:言必信,行必果。—《论语》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第15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第16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第17句】: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第18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第19句】:不怨天,不尤人。—《论语》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第20句】:不迁怒,不贰过。—《论语》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ingyan/show-42116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