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1)

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我感觉自己正面临着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历史的波浪滚滚而来。民族的文化在这里凝结;民族精神在这里得到体现。

我阅读,坐下来与历史人物交谈。我读着,我随着时代的风暴而呐喊。我想,我问:谁推动历史的车轮?

我合上书,沉思起来,如果我有一些启发的话。从盘古到今天,有多少英雄伸张正义,有多少仁人志士追求真理。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说:“长风破浪,有时挂云帆渡海。” “幸福”的范仲淹,“自古不死,留忠心照亮历史”的文天祥……他们为民族利益而努力,为尊严而奉献。国家的。他们是民族的英雄,他们为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战!

然而,这就是答案吗?难道历史只是英雄豪杰的练兵场吗?

伟人的话在我耳边回响:人民,也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是那些无名的平民,在大泽乡起义,在虎门湾引水卖烟……是那些朴实的人们,把热血熔成了兵马俑,用汗水修筑了长城……是的,是人民的意志造就了英雄,是人民的历史力量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前进。

我感慨万千,我敬佩那些赫赫有名的英雄人物,因为他们展现了人民的丰功伟绩,所以他们在历史的画卷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些仁人志士将被后人铭记,因为他们呼唤了人民的心声,所以他们在历史的柱石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二)

文/刘柔英

中国五千年来,记载了各种历史人物的故事,包括:大禹历尽千辛万苦治水的故事、孟母为子三迁的故事、文成公主入藏的事……今天讲一章《大禹治水》。

传说尧帝在位期间,洪水泛滥,天下人民陷入悲痛之中。尧帝命大禹的父亲鲧治水。鲧率领百姓修筑水坝,但修筑了九年,洪水却无法控制,因此受到流放玉山的惩罚。然后他请求大禹治水。禹改变了父亲治水的旧法,带领百姓带着工具走遍了九州。他首先勘察地形,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原因。他通过开渠排水、疏浚河流、引洪入海,最终战胜了洪水。大禹治水十三年,史称“大禹”。

当我读到这个故事时,我感到震惊,心想:“大禹治水十三年,为民所用,他才是真正的智者英雄!”我对他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他是当之无愧的“大禹”。我还有另一个印象,来自《孔子传》:孔子教书不分贵贱,一生致力于文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传授给大家!

【中华五千年】,你让我意识到,中国历史宏伟宫殿的大门已经缓缓打开。从尧舜退位到1911年辛亥革命,一个个征服山河的英雄们,展现了先辈们艰苦奋斗、艰苦奋斗的历史。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仿佛在我的脑海中重演。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周三)

你知道秦始皇当初是如何统一六国的吗? (www.sbkk8.com) 你知道张骞出使西域用了多长时间吗?那么岳飞的事迹和故事里讲的一样吗?这些都可以在《中华五千年》中找到。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故事讲述并不完全真实。最好的例子就是,评书说,赵匡胤建立北宋时,就已经有了北汉奸臣的帮助。攻破太原,灭北汉。但这本书却证明了北汉王朝是被赵光义灭亡的。这个证明让我很不舒服。

你知道在纸出现之前人们用什么写字吗? “笔、墨、砚、纸”被誉为“书房四宝”:墨、砚出现较早;笔和纸是后来出现的,其中纸是最新的。纸张流传下来的时候,已经是唐代了。在没有纸之前,人们用刀在竹子上刻字,后来出现了粗糙的砂纸。直到东汉时期,才出现了光滑、光滑、易于书写的纸张。

所以,与那时相比,我们幸福多了。

那么,卧薪尝胆、称鹿为马之类的事情你应该很熟悉,但你知道它们都来自哪个朝代吗?他们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还有玉石归赵、文成公主回西藏等故事。这里还有更详细的故事,非常耐人寻味!

总之,《中华五千年》是《二十四史》的浓缩版。它配有一百多幅插图。它是历史书上的杰作,值得我们细细研读。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8758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