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书感悟1000字

一场精神的修行——读《文化苦旅》有感

路是纸,地是书;行为笔,心为墨。

——铭文

乘着纸船,沿着荒凉的路走,把历史的尘埃化作沧桑的色彩,走走停停,品尝苦涩,低头接一勺秋水,多少悲伤的秋水已飘过岁月,化作一杯文化醇厚,来一杯秋水田野精神的修炼。

暑假里读了余秋雨的《文化之旅》,感触良多。

一字一句是旅行的足迹,深浅不一;一句一句,是数百年的惊心动魄的旅程,蜿蜒而漫长;一页一页就像一勺甜甜的泉水,就像一碗浓浓的热茶,我是一个非常口渴的旅人。慢慢品味,总有那么几句话值得反复回味,让我心潮澎湃,让我有一种莫名的爱意直达心底。

他从敦煌来,在大漠孤烟中望着夕阳下的莫高窟,感叹太阳侵蚀了辉煌,乘小船南下,经过雄伟的三峡,品味苏州。他是一位用笔记录文化长河留下的印记的文化苦行者。

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来凸显文章的深度。听他的讲述,你能感受到深刻而苍凉的历史命运和对中华大地的深深依恋。永远有无尽的柔情,永远有磅礴的气势,永远有那种身临其境的魅力。余秋雨写下的文字,有苦涩的回味,有焦虑后的领悟,有沉思后的轻松,有年老后的青春。

通过他的话语,我们看到了中国过去的许多辉煌。光是敦煌的辉煌,就足以让人在千百年的世界文明史上熠熠生辉。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用笔尖雕琢,用一生,积累了令后人惊叹的不朽功绩,甚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让中国人感到自豪。上帝不仅赋予了中国人民智慧和哲学的头脑,也赋予了大自然神奇的美丽。用庐山的云雾点燃诗意,用西湖的秀美增添柔情,用狼山的雄伟增添豪迈,用山水孕育独特的中华文明。

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华丽的表面。他一路走遍千山万水。他在山河中诠释历史,在历史中诠释文化。那双锐利的眼睛甚至看到了夕阳下的道塔,扭曲的倒映着血红色,就像一个荒唐的标志,隐藏着一段屈辱的历史。

他看到天一阁的层层围墙,包裹着文化传承的苦难和悲伤。小书店的历史分量太重了。一代又一代的宗族成员用严格的宗法来保护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世界上有许多藏书要么丢失,要么遗失在海外。岁月已悄然爬上破旧的木窗,缝隙已被风吹过,纸面颤抖,只留下一声叹息。

没有人可以永远活在过去。总有一天,一切都会变得荒芜,历史的尘埃无法保留。多少文人墨客沉浸在悲痛之中,永远无法面对现实,从废墟中走出来。作者走过历史的风雨,以博大的胸怀、宁静的心境、严谨的态度冷静地看待这一切。他抚摸着废墟,感叹过往的美好,静静思考着文化、历史、天地、自然的关系。没有废墟,就没有昨天。没有昨天,就没有今天和明天。只有真正了解历史的人,才能有勇气看清未来的走向。

他路过上海外白渡桥的影子,看着外滩留下的现代西洋建筑,最后走进浦东,走上螺旋高架桥,走进上海的人群。抓住时代潮流,感受和体验这个快速发展的中国所形成的新文化,领略文化天空中独特的新色彩。

他从古老的驼铃声中走来,朝高楼大厦走去。

他在小桥和流动的水之间行走,朝着汽车哨子的喧嚣走。

旅行者永远不会停止;文化永远不会停止。步伐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灵魂正处于历史悠久的流浪和文化之旅中。我也担心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文明的传球,但是幸运的是,有些人将自己的行为和墨水用作墨水作为墨水来互相互相发人深省的见解,从而唤醒人们的休眠性文化灵魂。

我们应该感激曾经有这样一个人沿着长长的文化河行走和唱歌,他的唱歌声音响亮而清晰。

因此,拿一杯茶,坐在桌子上,并与作者进行精神练习。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1166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