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读论语有感500字

读论语有感500字(1)

如果现在让我讲《论语》,我还不能说太多,但如果我再看一遍《论语》的内容,我就会非常熟悉了。在我的教育过程中,《论语》一直存在。

读到第三句话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写一篇评论。幸运的是,我以后可以阅读它,以提高我对它的理解。

现在,我的意思是此时此刻,我对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了解不多。相对而言,我对“孔子说”这句话了解得更多。在道家中,我只知道“道可以是道,但又不是道”。这很有趣,但很肤浅。

根据我的所见所闻,我整理的信息是:儒家思想与人性有关,道家思想与大世界有关。有人说两者不同。事实上,根据现实世界的研究,儒家思想是道家思想的一部分。看来现在是西方还是东方更认可道教了。我所受的教育似乎只崇尚儒家思想。在我学习的这些年里,我似乎不记得有任何摘自《道德经》(现行教育教材)的文字。未知)。这进一步增加了我对道教的兴趣。

我一边看《论语》,一边跑去读陶渊明的一首诗,——【立云】。 【今日读论语】里有提到,所以我查了一下,大概有了自己的理解。这里我想说的是,我对《论语》的整理和解释是基于词典注释和个人想法,并非抄袭或引用。首先,我希望增加我的印象。其次,我觉得单看课文太枯燥了。如果我以后想读更多的古文,我需要从现在开始积累对古文的理解,以便将来使用。因此,翻译和注释可能不正确,或者添加了个人感受和文字。如果我误导了其他人,我深表歉意。

读论语有感500字(二)

“日久习练,非乐事;有朋自远方来,非乐事;不知所措,非君子之乐。”

这是《论语》中最著名的一段话,也是我读完《论语》后印象最深的一段话。

《论语》里有很多哲理,被人们代代相传,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孔子的治学观。

在治学方面,孔子“不厌其烦地学习,孜孜不倦地教书,知其所不知,不知其所不知,快而好学,不为人知”。羞于发问,行于三人之中,必有我师,学识坚定,发问严密,深思熟虑。这是一种谦虚、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学术态度。在治学方法上,他讲究“以学识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与行不是一回事。”同时,孔子认为“好仁者不肯学,其盲目者愚也。” “爱知而不爱学,就会被掩盖;爱信而不学,就会被掩盖……”由此可见学习的重要性。学术是仁信之本。

对于错误指责自己的人的态度,孔子认为“别人不知道实情而错误地责备你,而你不生气而责怪他们,这样的人是君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受到别人的错误指责。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勃然大怒。是的,被错误指责确实感觉不舒服,你应该生气。但是,这个时候,如果你能够理解对方,原谅他,那么你就是一个伟大的人。当冤枉你的人得知真相,发现你如此大方时,他会感到羞愧和钦佩。这比立刻生气、指责他要有效很多倍!

孔子确实是一位圣人。在《论语》中,孔子的每一句话都堪称经典。从《论语》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如果我们能够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时刻检讨自己、改正自己,那么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这是我读完《论语》后最大的感触。

读论语有感500字(周三)

我在韩国的时候就知道孔子是圣人,他的学说对中国乃至整个东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韩国和日本都深受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影响。

读完《论语》这本书,我由衷地敬佩孔子。 《论语》教会了我很多人生道理。

近年来,或许是受一些西方思想的影响,年轻人越来越强调自信,而这种自信却变成了骄傲和自大。因此,我们经常看到年轻人昂首挺胸,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从不轻易向别人请教。

孔子的《论语》里有“吾不耻于问”、“三人行必有我师”、“我默默地知道,我不厌其烦地学习,我不厌其烦地教导别人,我能有什么办法呢?”做!”充分体现了孔子的谦虚精神。

据史料记载,孔子曾向老子请礼,向顽童提问。 (www.sbkk8.com) 可见,博学的儒家创始人孔子仍然需要向别人学习,虚心地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好。那么,我们这些狂妄自满的人是不是应该通过学习《论语》了解一些道理,低下狂妄的头呢?

谦虚是一种美德。通过学习《论语》,我对谦虚的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

《论语》不愧为儒家经典。听说台湾流行的一种“经典教育”就是让孩子从小学习论语。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孔子在《论语》中教导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从小学习《论语》,可以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并没有过时。正如儒家认为,真正的人才,“德”是第一位的,比人才更重要。有了“德”“有才之人才能利国,反之,无德只能为祸”。

读了《论语》,我更觉得德很重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做人,谦虚而不自满。这不仅是对自己的祝福,也是对国家的祝福。希望年轻朋友们多读一些像《论语》这样的书。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8199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