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孔子拜师读后感

孔子拜师读后感(1)

【孔子拜师】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孔子三十岁时已经名闻遐迩,但他仍然历尽千辛万苦,来到洛阳拜老子为师。他谦虚好学,每天都没有离开过老师的身边。

读完这篇文章,我很佩服孔子这种谦虚好学的精神。他已经三十岁了,已经成为名人。他要去洛阳拜我为师。但现在有很多人成名后就变得傲慢自满。他们不求进步,只求安逸。在去洛阳入弟子的路上,他露天露宿,日夜兼程,终于抵达洛阳。他的毅力是多么顽强啊!认识我后,他每天都靠近我,不懂的问题都会问他。他居然还这么无耻地问我。

与孔子相比,我还差得很远!每次我练琴,妈妈都会给我指出毛病,我也会注意,但每次练完小提琴,我都会坐下来休息。妈妈经常提醒我,但我总是不在意,总觉得自己练得还不错。现在想想,我其实还差得远呢!

我现在每晚练习快板和小提琴。虽然很累,但是我不肯放弃自己的每一个特长,因为我非常喜欢这两个特长,以后我会努力把它们练好。生活中,我也可以厚颜无耻地问问题。当我看课外书时,如果有不懂的单词我就会问妈妈,妈妈会耐心地给我解释。

“书山有路,勤奋是路,学海无涯,舟是舟”。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要向孔子学习,做一个谦虚、勤奋的人。

孔子拜师读后感(二)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许多言行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课文《孔子的学徒》。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孔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孔子虽然已是名师,但他仍不远万里来到洛阳拜思想家老子为师。 “学无止境”,这就是孔子读书的原因。孔子谦虚好学、不怕苦、有礼貌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聪明好学,不耻于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孔子谦虚好学的精神。我的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但他一有时间就继续学习。有时他会错误地发音一个单词。我提醒他,他立即改正。他不会因为我是孙子而忽视我。我觉得我应该向我爷爷学习。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当我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我一定会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了解到孔子不仅谦虚好学,而且尊师重道。在生活中,我一定要以孔子的这种精神和品质为榜样,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孔子拜师读后感(周三)

课文《孔子的拜师记》主要讲述了孔子30多岁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学识不够渊博,于是离开家乡曲阜,到洛阳去拜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老子为弟子。在这个故事中,我看到了孔子谦虚好学、有礼有礼,而老子礼仪高超,谦虚谨慎。

孔子当时已经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但他并不满足,想要学习更多的知识。他不畏艰辛,不远万里向老子学习。我要学习孔子,学习他谦虚、好学、礼貌的精神品质。有时候,当我考试取得好成绩时,我会感到沾沾自喜、沾沾自喜。通过学习课文,我知道学无止境。伟大的教育家孔子都能认真学习,更何况我们这些刚刚步入知识殿堂的小学生呢?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要学习孔子的学习态度,认真学习,脚踏实地做人,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0859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