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孩子教育读后感

孩子教育读后感(1)

假期里读到这样一篇文章【美国妈妈是这样教育孩子的】,讲述了一个美国妈妈教育孩子的故事。母亲在其中一个故事中讲述,“她就像我们眼中的继母,对孩子有点“冷漠”。母亲的底线是:只要没有生命危险就可以。当孩子掉进小水池里时,母亲却视若无睹。当孩子浑身湿透的衣服从泳池里爬出来,开始和其他孩子玩耍时,美国妈妈妈妈仍然没有理会孩子,甚至没有让孩子换衣服。问原因:越停下来,孩子就越好奇。大人的阻拦可能会导致孩子偷偷地玩。到时候,孩子可能就会遇到危险。当他尝试掉进泳池但感觉不好玩时,他下次会尝试。注意并保护自己。当他觉得衣服湿了不舒服的时候,他就会刻意避免下次再发生这样的事情。美国妈妈重视孩子自己的生活经历,通过亲身经历学会照顾自己、学会自力更生、学会创新、学会生存。但中国妈妈会先哄、吓唬孩子,阻止他们去危险的地方玩耍。当孩子掉进水池里时,中国妈妈们都会赶紧去把孩子扶起来,甚至她也会抱怨水池不好,而给孩子穿上干净的衣服是每个中国妈妈必须做的事情。中国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是严格的限制和命令。他们不被允许这样做或那样做。孩子必须在父母的保护圈内活动。孩子的自主探索和探究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节的。我们很多孩子缺乏一些独立性和创新能力……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一位美国机械工程师,他不会口头计算10.3-5.8。有人问他如何成为一名工程师。尽管他的数学和其他科目通常不及格,但他可以借助计算器和攀爬技巧进行计算。树木和手工艺品都很棒,而他父亲的要求的底线是:只要确保一门学科优秀即可。所以他有一个他喜欢的作业。没有了父母的压力,他对手工越来越感兴趣,为自己成为一名工程师奠定了基础……我才相信,在国外一个9岁的孩子,10年内不会做加减法。是的,我敢说我长大后要造火车。我已经无法再质疑了……

想想我们自己对孩子教育的底线:所有科目都要优秀。要求孩子全面发展,但他们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不照顾他们,最终他们就会变得平庸……

由此可见,美国家庭的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家长朋友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开放”的教育环境,让孩子自由、快乐、健康成长。

孩子教育读后感(二)

《我们如何教育孩子》是学校很早之前发行的一本书。它很方便地放在我的办公桌上,我再也没有把它拿出来。这个学期无意中捡到的,看了看。于是,我被真实的案例和揭露问题、看到本质的简单语言所吸引。

《我们怎样教育孩子》是张广利校长根据家庭教育在学校管理和教育工作中的研究和思考所撰写的书面报告。他的“社会是学校,家庭是学校,家长是老师”的观点,是我随着从事教育工作年限的增长而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本来是一个整体。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基础。学校和家庭要形成合力,共同承担养育孩子的责任,对孩子的终身发展负责。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言行举止、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及对一切事物的看法都会对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的心。品牌。 《应该在孩子幼小的心中种下什么》让我更加清楚地知道:孩子更重要的是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学会合作、学会共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做人不如学习书本知识。 (www.sbkk8.com) 在孩子们幼小的心中,我们应该从小播种什么,应该教育孩子崇尚什么,反对什么,珍惜什么,热爱什么……这是一些东西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引起重视和深入思考。问题。

“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消失了;甘于平庸,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这是王中秋老师说的一句话。我想,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们不应该期望我们的孩子将来会很优秀。关键是要关注孩子成长的当下时刻,让他们在平凡的生活和学习中成长,从小事做起,从脚踏实地的工作中体验成功,从平凡的经历中发现伟大。成就孩子真实而充实的人生。

仔细阅读每一篇文章,然后与我在孩子成长和教育中所做的一切进行比较,我发现我对孩子的一些教育行为是不恰当的。也许我们已经知道它,也许我们刚刚发现它,但这需要我们改变。 “如果你想改变你的孩子,你应该先改变你自己。”这是一个非常简单易记的说法,但做起来却相当困难。就像我们教小女儿认字时,她发现只是“东南、西北”这四个字,但她学习的时候,左顾右盼,一遍又一遍记不住,就胡乱编了一遍。猜测。孩子被激怒了,被骂了,一边哭一边害怕地爬进大人的怀里,一边继续胡思乱想。或许,冷静下来想一想,让孩子休息一下,等她能集中注意力的时候再认。效果会比哭着学习更好。但当时,当我愤怒的时候,我知道这是不对的,但我仍然在与孩子和自己争论。

掌握孩子成长的规律,做一个明智的父母和老师,我想这就是我们每个人所追求的。我们都必须为此而努力!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59387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