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读后感

茶馆读后感700字

【第1篇】

《茶馆》讲述了老北京玉泰茶馆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全剧只有三幕,却分别涵盖了三个时期。它涵盖了从1898年维新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旧社会的变迁史,揭示了旧中国的黑暗。和腐败,以大茶馆为舞台,人物各行各业,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比如,一心只想过平静生活的王掌柜,最终被赶出了经营了50年的茶馆,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死去。为人正直的张先生一生劳作。然而,他的工作却“一无所获”。爱国人士秦忠义花费40年心血建立的工厂被拆除。在旧社会,没有权力、没有人脉就意味着痛苦。 “我爱我们的国家,但谁爱我呢?”常四爷的这番话,反映了社会腐败和残酷的现实。

老舍的作品提醒人们在文明进步中不要忘记保留一些根本的东西,以免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因浮躁而迷失灵魂。他告诉中国人民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如何对待自己。沉从文的《谈吟诗》说:“读老舍的一首如珠般旋转,如水般流畅的短文诗,有一种难以形容的美感。”确实,老舍的文化姿态是意味深长的,他的长发耐人寻味。 《茶馆》表达了老舍对社会潮流的不满和讽刺,文笔描绘了社会上人们的无奈和悲伤。

在旧社会,人们向往安定的生活,但残酷的社会却压制和限制了人们的向往。有多少人的家庭因生活的贫困而不堪重负,有多少人在冬夜被冻死?有多少人受地主欺压?这是怎么回事?是社会的残酷,也是人们对异国他乡的崇拜。

老舍笔下的茶馆就像一幅画,清晰地描绘了人们的生活现状,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现实。 《茶馆》就像一首旧时代的丧歌。今天的中国已经抬起了头,不再是腐败、受压迫的旧中国。我们现在的幸福是人们过去的苦难的积累。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王掌柜。他努力工作,做一个听话的公民,只想过平静的生活。然而,旧社会的黑暗并没有放过他。王掌柜最终在茶馆内上吊自杀。他虽然自私,但心怀不轨,但这么听话的公民死了又怎么样呢?是社会无法容忍这些爱国而悲惨的人吗?现在的社会比过去的社会更好,我们的生活也比过去更好,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珍惜时间。

老舍这位可敬的老人用他的笔带来了一个生动的世界,真实、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第2篇】

读完《茶馆》后的感想

《茶馆》是现代作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一部戏剧,该剧展现了1898年维新运动、军阀割据、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的社会变迁。一家名为鱼台的茶馆,揭露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和人民悲惨的生存环境。

王利发是贯穿全书的一个人物。他是玉泰茶馆的掌柜。第一个场景,他正值壮年,刚刚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茶馆生意。他还继承了父亲的人生哲学,那就是说好话。他聪明、能干、谨慎、肯妥协、善于社交,对待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式。在第二幕中,他巧妙地应对了巡警的勒索。作为一个普通人,王利发有着慈悲又无奈的特点。面对旧中国的黑暗现实,靠自己的劳动为生的王利发,虽然善于管理和改进,却无力反抗各种反动势力的压迫。对此他也有强烈的不满,但又不敢表达出来。比如,当唐铁嘴说“谢谢这些年”时,他说:“这些年还是值得感谢的!”这句话,蕴含着他的悲伤和怨恨。就连这样一个精明能干的小商人,最终也难逃悲惨的命运。当茶馆被占领时,他就在梁上上吊自杀了。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人民生活和命运的真实写照。这个形象的意义在于,它揭露了旧制度的食人本质,反映了旧时代的非理性。王利发二十几岁时继承了茶馆。他一生“沿袭父亲留下的老法”,微笑迎接各路宾客,精心管理。为了应对形势的变化,他们还想尽办法对茶馆进行“改良”:北洋时期还兼作学生公寓,军阀时期则打算聘请女服务员。但无论他如何努力,茶馆的生意却越来越不好。最终茶馆被占领,他的家人逃离,他自缢身亡。在腐朽的封建社会里,越是心地善良、守规矩的人,越不可能有好下场。可惜生不逢时。

秦忠义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才二十多岁。 1898年维新运动失败后,国家走向衰落。他怀着报国之心,变卖祖产建厂,希望以实业救国。他用40年的心血打造了一家大企业,认为这足以“富国富民”。但他错了。抗日战争刚结束,他的财产就被国民政府没收了。当局不但没有继续好好建设工厂,还把机器当废铁卖掉。最后,他无奈地说:“奉劝大家,有钱就吃喝嫖赌,胡作非为,但千万不要做好事!”他立志要改变中国的现实,但他的人生却无法逃离这个世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制度,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共同控制的国民经济形势,没有给他留下任何表现的余地。他爱国,固执而自豪地相信自己可以拯救国家和人民,但他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无法与公众沟通。他一生都在黑暗的岁月里孤军奋战,最后惨败也是必然的。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雄心勃勃的年轻人,但在黑暗的岁月里,当时的社会先是受到资本主义的阻碍,然后又受到封建主义的腐化。秦忠义有理想但不切实际,没有考虑当前的时代背景。

常四爷是清朝旗人,可以领官钱粮。但他对腐败的清政府不满,更加痛恨帝国主义。第一幕中,他因说出“清朝即将灭亡”而被捕,入狱一年。出狱后,他参加义和团运动,后以卖菜为生。他为人正直、固执、勇敢、富有正义感、乐于助人。在文章中,他拒绝向抓捕他的特工屈服。当王利发担心关城门而没有买菜时,他就是把鸡带来的。第三幕,他还以乞丐的身份给宋先生买了一口棺材。但最终他穷得要命,他捡起了别人剩下的纸钱,作为对自己未来的纪念。他绝望地喊道:“我爱我们的中国,可谁爱我呢?”这个形象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人们的逆反情绪。

文中有一幕特别精彩,就是秦二爷和常四爷为了给小姑娘一碗面发生了争执。秦先生认为这样救人的能力有限,应该救国;张先生认为,能帮忙的就尽力帮忙。两种不同的做法体现了不同的性格。

颓废没落的社会愚弄了无知的底层民众。只有革命,清除封建、腐败、糟粕,人民才能过上理想的生活。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uhougan/show-64637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